行業資訊
通往碳達峰碳中和有兩條相互關聯的路徑,分別是提高能源效率,發展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。
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研究測算,若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,需要在清潔能源發電、先進大規模儲能、綠色零碳建筑等新增超過百萬億元投資。
工業4.0與中國制造2025時代
用戶側電能管理需求巨大
工業4.0與中國制造2025時代,電能需求側用戶所采用的信息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設備將越來越多,設備、儀器、儀表、線路和開關等用電設備對安全、穩定、能效提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
設備長期運行,容易導致性能降低、能效下降、使用壽命縮短等問題,設備故障隱患還容易造成突然宕機,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隱性成本。
傳統電力運維依靠人工盯守巡視、巡檢和故障排查,一般是設備發生了故障或造成一定的損壞后才能被發現,難以達到防控效果,且運維效率低、投入值守成本高、隱患排查難度大。
只有從安全生產的根源性隱患和電能浪費的源頭入手,著眼于電能質量問題的改善和提高,才能兼顧安全生產與高效節能。
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研究測算,若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,需要在清潔能源發電、先進大規模儲能、綠色零碳建筑等新增超過百萬億元投資。
工業4.0與中國制造2025時代
用戶側電能管理需求巨大
工業4.0與中國制造2025時代,電能需求側用戶所采用的信息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設備將越來越多,設備、儀器、儀表、線路和開關等用電設備對安全、穩定、能效提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
設備長期運行,容易導致性能降低、能效下降、使用壽命縮短等問題,設備故障隱患還容易造成突然宕機,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隱性成本。
傳統電力運維依靠人工盯守巡視、巡檢和故障排查,一般是設備發生了故障或造成一定的損壞后才能被發現,難以達到防控效果,且運維效率低、投入值守成本高、隱患排查難度大。
只有從安全生產的根源性隱患和電能浪費的源頭入手,著眼于電能質量問題的改善和提高,才能兼顧安全生產與高效節能。